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俞水)近日,来自全国10个省市12个教育部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的教育界人士会聚北京十一学校,参加“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与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
北京十一学校创新成果交流活动采用“盟校参访+主题报告+专题研讨+交流分享”的方式,举行了4场主题报告、四场分专题模块交流研讨及一场大型圆桌分享活动,参观访问了5所十一学校盟校,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真正实现学校育人模式的转型。
研讨会的四场主题报告从学校战略、价值观与文化、课程体系等方面,全面解读了北京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的实践。自2008年该校实施“高中创新育人模式变革”以来,学校在课程体系、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变革。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学校取消了行政班,实施咨询师制和教育顾问制,建立了新型治理体系,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至今,北京十一学校已经完成三次变革迭代,从实现学校转型到完成育人模式探索,再到近几年实施“从教学走向学习”的教育实践,十一学校始终瞄准国家教育战略,不断涉入教育改革深水区,边实践边推广,引领带动了一批学校参与合作创新和“嫁接”成果。
据了解,自2014年获得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以来,十一学校的改革成果已经在10余所联盟学校中全面落地。
参与研讨活动的国内各教育示范区代表前往5所不同样本类型的学校,实地考察这些“植入”了十一学校基因的盟校。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前身为一所老旧棚户区“麻雀学校”,通过借力十一学校母体,重构治理体系,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使学校的口碑越来越好。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是由多所薄弱学校合并而成,在不改变原有师资的情况下,经过快速磨合,探索九年一贯的课程,不断向“办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的目标靠近。北京十一龙樾实验中学是公建配套初中,通过创造“未来小镇”学习场景,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的同心圆世界,为每一位学生构建一套成长解决方案,使学校成为一所优秀初中学校。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是公建配套完全中学,传承十一育人理念,实行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别化、国际化)的育人模式,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综合教育改革实验学校”。而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小学则是一所山村小学,学校条件有限,教育资源不足,在十一学校课程理念影响下,以山村教师原班人马进行课程与教学变革,因地制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山村学校特色课程,使课程成果成为山村生态链的重要环节。
通过“嫁接”十一学校的实践成果和办学理念,这些学校优化学校治理体系,在不改变原有师资的情况下,系统地进行课程变革,重塑学校文化与价值观,实现育人模式的创新和学校转型,每所学校都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悉,研讨会结束后,北京十一学校将持续跟进,为全国各教育示范区更好地应用成果提供专业支持。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